上下联动 市县一体|泉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加速推进

为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近日,新兴华安泉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团队会同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专班对全市试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和调研。

调研组通过座谈和实地踏勘方式,先后走访了南安市、永春县、石狮市、安溪县、惠安县、德化县、洛江区、台商投资区等县(市、区),对各县(市、区)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和全域整治试点单元实施方案编制情况、项目建设情况、政策需求及创新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

0工作进展加速推进

各县(市、区)均按照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形成试点单元实施方案初稿。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工作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如石狮市从陆海统筹、城乡统筹、产业统筹入手,以湿地公园田园综合体为抓手,联动周边景观与产业,创建“田园综合体”+“滨海生态治理”+“古渡口遗址”+“观海平台”的整治模式,打造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惠安县以“共治共享”为理念,创新构建“政企银”合作整治模式,由县文旅集团作为实施主体,由县农发行提供3.8亿元授信资金支持,引进农业经营大户,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资、主体增利。

0政策需求明确紧迫

通过对各县(市、区)的调研,我们梳理了5个方面的政策堵点。

(1)从省级层面建立健全林耕置换项目申报流程。在涉林地块调入调出实际操作中,林业主管部门的政策实施路径、审批权限、操作流程等均不明确。建议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尽快明确林耕置换政策的具体实施路径、审批权限、审批时效、操作流程和管理细则等,推动出台福建省林耕置换政策指引。
(2)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机制。福建省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及城镇开发边界管理要求不协调。建议省级相关部门根据试点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机制。
(3)确认矿山生态修复结算增减挂钩指标的时效性。需明确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历史遗留损毁采矿用地复垦为耕地有关问题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15〕314号)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完成后,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报告、采矿用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新增耕地验收报告以及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的情况,结算增减挂钩指标,增减挂钩指标按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70%结算”的时效性。
(4)配套并完善居民点复垦安置政策。在居民点复垦工作中,涉及搬迁、安置,在安置房未建好之前,群众安置困难,复垦工作无法开展,建议完善和建立先建新后拆旧的农村居民点复垦政策。
(5)完善矿山修复政策和机制,因地制宜的确定修复、转型、利用方向。以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为主导方向,深入分析废弃矿山的区位、地形等现状情况,结合各县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在矿山修复中引入转型利用、农光互补等多元治理模式,实现矿山修复利用。
新兴华安将结合本次调研成果,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推动建立适应泉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政策包,加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试点工作,以共同缔造理念助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取得实效。